(上接第一版)三是技术创新。推动重大科研项目与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有机融合,加快新技术在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的转化应用。在实施耀州区一二三道沟废弃矿山综合整治及区域生态修复项目时,通过对沟道整平、开采边坡治理、排蓄水系统建设等技术,实现了农业与林业、生态恢复与产业开发、灾害与生态“三结合”的废弃矿山治理模式,为黄土高原矿山生态修复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过去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尘土飞扬的采石厂变成了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天然氧吧”。四是运维创新。大力推广PPP模式参与山水林田湖项目建设,全市实施的35个子项目中,有9个采用PPP模式,占项目总数的26%,有效缓解了市县两级配套资金难问题。
我市在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形成的“铜川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关注。2018年3月份,在陕西省财政厅、国土厅、环保厅三部门组织的2017年度考核中,铜川被评为优秀格次;2018年6月,自然资源部对铜川利用PPP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铜川秀房河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进行了报道,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先后有福建、吉林、江西、四川、山东、宁夏等兄弟地市前来铜川考察交流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