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庞文渊
穿新衣、尝美食、走亲戚、领压岁钱……说起过年,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画面多半是儿时的回忆。年年如期而至的春节,到了“00后”这儿,却是比较潮,加 w ifi、找密码、抢红包成了过年的最大看点。
出生于2001年的张垚钰,家住金台区陈仓园小区。201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市第一中学,而那年的春节,让他最为记忆犹新。那年正月初二,张垚钰去位于高新区农村的舅舅家走亲戚,刚一进门,舅舅就问他吃了么?想吃啥饭舅舅给你做。张垚钰并没有直接回答,只问:“家里有 w ifi吗?密码是多少?”舅舅说:“家里有网线,啥叫 w ifi?”
“有网就行。”张垚钰坐在沙发上,在手机上拨来压去,一会儿指导舅舅加微信,一会儿让舅妈看怎么添加好友,很快,就通过微信群把全家30多人联系在一起,有远在宁波的姐姐、新疆的哥哥,有近在眼前的舅舅、舅妈。在群里,大家不停地发笑脸、花朵、捂脸等网络图片,还播放歌曲、用语音说话,打破时空距离,把全家人聚集在了一起。
远在外地的另一个舅舅为了答谢外甥张垚钰建起的微信群,就在微信群发了5元红包。一时间,张垚钰的舅舅、舅妈、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抢起来,他突然惊叫起来:“呀,我抢到1角钱。”新疆的哥哥发出一个笑脸,抢到5角钱;浙江的姐姐送出了玫瑰,抢了3角钱。这下,张垚钰的妈妈说道:“呀!我没流量,断网了!”侄子高喊:“我没抢上!”身边的舅舅更搞笑,“红包在哪里,我怎么找不到呀!”这时,从外面跑来一位皮肤黝黑的邻居大伯,刚一进门,就笑哈哈地说:“我刚路过时,听到屋里一片笑声,说抢啥红包,我赶紧跑来也抢一下。”惹得大伙儿哈哈大笑。
张垚钰告诉记者:“现在,互联网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2015年春节我觉得过得最有意义,自从我建立了全家微信群,大家在群里天天发信息,啥事都知道,真正把全家人的心连在一起了。”